(一)冬小麥
1.1 作物長勢綜合評估
據全國農業氣象觀測,截至12月底,西北地區、華北、黃淮大部冬小麥處于越冬期;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大部處于分蘗期。至12月31日,全國冬小麥遙感長勢與上年相比,偏好占比20.2%,持平占比為69.9%。
1.2 播種以來氣象條件分析
冬小麥播種以來,各產區氣溫均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江漢和西南產區均偏高1.2℃;華北、黃淮主產區降水量分別偏多64.2%和58.9%,其余產區大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江漢和西南產區分別偏少38.4%和46.5%;除西南產區日照時數偏多外,其余產區日照時數均較常年同期偏少(表1.1)。
北方冬麥區大部8月至9月上旬降水量有50~250毫米,土壤蓄墑較為充足,為冬小麥播種提供了良好的底墑,且9月30日至10月7日出現大范圍明顯降水過程,及時有效地補充了土壤墑情。冬小麥播種期間多晴好天氣,墑情適宜,小麥適期播種,出苗好;10月下旬至11月,大部麥區氣溫偏高1~4℃,降水量普遍有25~100毫米,良好的水熱條件利于冬小麥冬前形成壯苗,河南等地部分小麥出現旺長現象;受11月末至12月初強寒潮天氣影響,北方冬麥區氣溫明顯下降,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黃淮東部冬小麥于12月上旬進入越冬期,其中陜西中南部、河北南部、山東東部和南部部分小麥越冬時間較常年偏早7~15天,但長勢較好,均為一、二類苗,達到壯苗越冬標準;12月冬麥區多冷空氣過程,但大部墑情較好,光照充足,降溫未對冬小麥造成明顯不利影響,且利于抑制部分麥苗旺長,山東、陜西等地冬小麥長勢為近五年同期最好。
9月中旬以來,江淮、江漢降水量有100~250毫米,利于土壤增墑蓄墑;10月中旬至11月,產區大部土壤墑情適宜,氣溫偏高,利于冬小麥播種出苗及幼苗生長,部分早播小麥出現旺長現象。12月多冷空氣活動使江淮、江漢大部氣溫偏低,總體利于冬小麥抗寒鍛煉和抑制部分早播麥苗旺長,但對晚播小麥苗情轉化不利;受強寒潮天氣影響,12月2日安徽北部和江蘇北部日最低氣溫降至-8℃以下,部分播期晚、長勢弱的小麥葉片遭受凍害。
西南地區大部冬小麥播種以來水熱條件總體適宜,利于小麥播種出苗及生長。11月,西南地區大部降水偏少5~8成,重慶南部、云南北部、貴州東部等地部分麥田缺墑,對小麥健壯生長有一定不利影響。12月,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出現10~50毫米降水,利于增加土壤水分,重慶、貴州、云南等地土壤墑情逐步改善,利于冬小麥生長;但云南北部、四川南部等地部分土壤缺墑狀況持續。
表1.1冬小麥主產區播種以來氣象條件
區域
|
平均氣溫(℃)
|
平均氣溫距平(℃)
|
降水量(毫米)
|
降水距平百分率(%)
|
日照時數(小時)
|
日照距平百分率(%)
|
西北
|
7.3
|
0.8
|
100.8
|
-5.6
|
412.3
|
-14.1
|
華北
|
7.2
|
0.6
|
96.7
|
64.2
|
588.9
|
-0.8
|
黃淮
|
9.0
|
0.5
|
126.9
|
58.9
|
446.5
|
-9.1
|
江淮
|
9.6
|
0.9
|
81.3
|
-16.8
|
315.9
|
-12.5
|
江漢
|
10.2
|
1.2
|
49.1
|
-38.4
|
283.7
|
-8.5
|
西南
|
12.4
|
1.2
|
40.7
|
-46.5
|
259.9
|
6.0
|
1.3 12月冬小麥產區氣象條件分析
12月,冬小麥各產區平均氣溫均較常年同期偏低,華北、黃淮、江淮偏低1.0℃以上;各產區降水量均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華北、黃淮、江淮、江漢分別偏少94.5%、83.3%、75.6%和89.3%;日照時數除江淮和西南產區較常年同期偏少外,其余各產區日照時數均較常年同期偏多(表1.2)。
12月,麥區多冷空氣過程,但墑情較好,寒潮降溫對冬小麥總體影響不大,且適度低溫利于抑制麥苗旺長;西北地區、華北、黃淮大部冬小麥已進入越冬期,越冬前長勢較好,其中山東、陜西等地冬小麥長勢為近五年同期最好。受11月末至12月初寒潮天氣影響,江淮、江漢部分播期晚、長勢弱的冬小麥遭受凍害,主要表現為葉片受凍,且12月中旬后期的降溫天氣也不利于晚播小麥苗情轉化。西南地區大部水熱條件較為適宜,四川東南部、重慶大部、云南大部、貴州大部出現10~50毫米降水,土壤墑情不斷改善,利于冬小麥幼苗生長;僅云南北部、四川南部等地部分麥田墑情持續偏差,小麥長勢緩慢,長勢略偏弱。
表1.2 冬小麥主產區12月氣象條件
區域
|
平均氣溫(℃)
|
平均氣溫距平(℃)
|
降水量(毫米)
|
降水距平百分率(%)
|
日照時數(小時)
|
日照距平百分率(%)
|
西北
|
-0.9
|
-0.6
|
2.6
|
-50.7
|
159.9
|
5.7
|
華北
|
-3.0
|
-1.5
|
0.2
|
-94.5
|
195.0
|
20.1
|
黃淮
|
0.7
|
-1.3
|
2.1
|
-83.3
|
164.2
|
9.7
|
江淮
|
3.2
|
-1.4
|
6.5
|
-75.6
|
144.6
|
-0.5
|
江漢
|
4.4
|
-0.7
|
2.0
|
-89.3
|
138.6
|
13.8
|
西南
|
8.0
|
-0.3
|
14.4
|
-8.7
|
81.9
|
-20.0
|
1.4 1月天氣影響預估及建議
預計2023年1月,冬麥區大部氣溫正常或偏高,墑情適宜,利于北方冬小麥安全越冬和南方小麥生長;西南地區光溫適宜,但重慶、貴州、云南大部溫高雨少,部分地區可能出現土壤缺墑,不利于冬小麥健壯生長。建議北方冬麥區做好越冬期田間管理,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采取鎮壓、增施農家肥等措施保溫保墑,尤其加強晚弱苗管理,確保小麥安全越冬;西南地區東部部分地區需防范土壤缺墑對小麥生長的不利影響。同時,各地要加強病蟲草害監測和防控。
(二)油菜
2.1 作物長勢綜合評估
據全國農業氣象觀測,截至12月底,江淮、江漢、江南及西南地區油菜大部處于移栽后成活至現蕾期,局地進入抽薹期;全國大部油菜發育期接近常年同期或偏早,湖南、江西等地部分油菜發育期偏晚7天以上。
2.2 播種以來氣象條件分析
油菜播種以來,各產區氣溫均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均偏少,江淮和江漢日照時數較常年偏少,江南和西南產區偏多(表2.1)。
油菜播種以來產區大部光熱適宜,氣象條件總體利于油菜播種出苗、移栽成活和現蕾。但9-10月中旬產區大部降水持續偏少,江西、湖南大部等地降水量偏少8成以上,出現夏秋連旱,導致部分油菜播種進度偏慢,出苗率下降,已出苗油菜長勢偏弱,旱情嚴重的田塊無法適時播種和移栽,幼苗長勢兩極分化明顯,主要表現在西南地區長勢較好、江南中西部長勢偏差。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江南油菜產區陸續出現多次降水過程,大部累計降水量有25~100毫米,湖南大部、江西等地農業干旱逐步解除,十分利于油菜播種出苗、幼苗生長及移栽。11月下旬以來,油菜產區大部光照條件較好,墑情適宜,利于油菜生長發育以及晚弱苗轉化升級;僅11月末至12月初,受強寒潮天氣影響,局地長勢仍偏弱的油菜遭受一定程度凍害。至12月下旬,全國油菜一、二類苗比例較11月下旬增加2個百分點,較11月上旬增加6個百分點。
表2.1 油菜主產區播種以來氣象條件
區域
|
平均氣溫(℃)
|
平均氣溫距平(℃)
|
降水量(毫米)
|
降水距平百分率(%)
|
日照時數(小時)
|
日照距平百分率(%)
|
江淮
|
13.0
|
0.6
|
151.5
|
-11.3
|
479.8
|
-5.8
|
江漢
|
13.2
|
1.0
|
106.4
|
-35.8
|
432.7
|
-1.9
|
江南
|
15.9
|
1.3
|
192.6
|
-20.7
|
499.2
|
3.2
|
西南
|
14.6
|
0.9
|
161.7
|
-20.3
|
301.0
|
7.9
|
2.3 12月油菜產區氣象條件分析
12月,油菜各產區平均氣溫均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江淮和江南產區分別偏低1.4℃和1.1℃;各產區降水量均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江淮、江漢分別偏少67.8%和90.2%;日照時數除江漢產區較常年同期偏多11.5%外,其余產區均偏少(表2.2)。12月,產區大部時段以晴或多云天氣為主,土壤墑情適宜,氣象條件總體利于油菜移栽后生長和現蕾以及晚弱苗轉化升級,12月下旬全國油菜一、二類苗比例較11月下旬增加2個百分點。受11月28日至12月2日寒潮天氣和12月16-18日強冷空氣影響,部分長勢弱的油菜遭受凍害,但凍害程度較輕,范圍有限。西南地區大部光溫適宜,并出現10~25毫米降水,部分地區降水量有25~50毫米,前期土壤缺墑狀況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四川南部、貴州南部等地部分地區墑情仍偏差,不利于油菜健壯生長。
表2.2 油菜主產區12月氣象條件
區域
|
平均氣溫(℃)
|
平均氣溫距平(℃)
|
降水量(毫米)
|
降水距平百分率(%)
|
日照時數(小時)
|
日照距平百分率(%)
|
江淮
|
4.0
|
-1.4
|
10.1
|
-67.8
|
135.2
|
-4.0
|
江漢
|
4.9
|
-0.7
|
2.1
|
-90.2
|
132.3
|
11.5
|
江南
|
6.0
|
-1.1
|
36.1
|
-17.9
|
101.2
|
-14.9
|
西南
|
6.6
|
-0.9
|
14.4
|
-17.9
|
47.9
|
-22.7
|
2.4 1月天氣影響預估及建議
預計2023年1月,長江流域油菜產區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發生凍害風險較小,利于油菜移栽后生長和現蕾抽薹;江南中西部、貴州南部等地氣溫偏高1~2℃,降水偏少2~5成,注意防范農業干旱。建議各產區加強油菜田間管理,根據苗情墑情適時追肥、灌溉,江南中西部、西南地區東部注意蓄水防旱,科學用水,同時注意防范階段性低溫的不利影響,確保油菜穩健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