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性配藥解決了白粉虱問題后,戴龍旺還帶來了濕法悶棚新技術?!斑^去我們常用干法技術,大棚內溫度升起來后,蟲子就往地里鉆?!辩姽馄秸f,“現在每次倒茬前,大棚里浸水上肥,悶上一個月,這項技術能減少病蟲害帶來的損失20%以上?!?/div>
“靠著1000多畝大棚蔬菜,我們村人均收入達到2。4萬元?!辩姽馄綄拘抡f,“富裕村走上富裕路,菜農們記著你們的功勞?!?/div>
加快健全蔬菜技術體系
2022年6月,由永豐縣蔬菜產業發展中心編制的《春提早空心菜—秋延后辣椒大棚栽培技術規程》,作為江西省地方技術標準正式在全省推廣。為了這一項技術創新,蔬菜中心工作人員埋頭干了6年。
辣椒是永豐的主要蔬菜作物,但傳統的辣椒—晚水稻輪作模式成本高、效益低。
有沒有新的方式可以替代?從2017年開始,涂年生帶著戴龍旺等人組成技術攻關團隊,在蔬菜中心試驗田里開展了多組別試驗。
“我們選擇了不同屬性的農作物來搭配辣椒,有40多種排列組合?!蓖磕晟榻B,團隊決定創新思路,邀請富裕村等地資深菜農加入試驗,小組成員一對一跟蹤指導。
頭兩年,黃瓜與辣椒輪作比較順利,還促成了辣椒、黃瓜增產。第三年,土壤退化,辣椒與其他作物一起減產乃至絕收問題出現。而在富裕村試驗田里,空心菜和辣椒輪作組卻傳來好消息:兩種作物產量連續3年保持穩定,而且病蟲害較少。
試驗成功只是第一步。技術團隊一面擴大種植規模,一面跟蹤記錄數據,并歸納出種植流程和規范,這才有了這份《春提早空心菜—秋延后辣椒大棚栽培技術規程》。不久前,蔬菜中心仍在梳理完善相關流程。
走進位于佐龍鄉的吉安市佐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大棚基地,90后的公司負責人杜曉偉介紹起蔬菜中心為大棚提供的應用技術和設施:吊蔓種植辣椒,地上覆一層暗膜,增產20%以上;使用秸稈生物技術增加有機質,抑制土壤次生鹽漬化;使用蔬菜中心研發的雙層單體大棚,既能解決蔬菜“春提早”“秋延后”的保溫問題,也能解決南方雨水多、排濕難的問題。
“這幾年,我學習農業,也愛上農業?!贝髮W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杜曉偉,原本只打算在父親創辦的農業公司里過渡一下,如今主動承擔起一個片區的運營工作,“下一步,我要努力探索信息技術和蔬菜生產相結合?!?/div>
“目前,永豐縣百畝以上的設施蔬菜種植大戶已有60多戶?!苯拘碌霓k公桌上,放著蔬菜中心編制的《永豐縣2022—2025年設施蔬菜產業發展規劃》,“隨著菜農技術水平和經營理念的提升,我們的創新步伐必須加快,未來要在組建全縣蔬菜產業技術體系方面下更大力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