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在道真自治縣河口鎮幸民村的蔬菜基地,村民們熟練地將剛采收的花菜、卷心菜進行稱重、裝車,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道真自治縣河口鎮幸民村馮家坪蔬菜種植基地
“我們種植的高山蔬菜綠色無公害,在重慶市場非常暢銷?!痹摶毓芾砣藛T王信群說,像這樣的蔬菜基地河口鎮還有3個,總面積達2500余畝。
數公里外的河口鎮梅江村,在村民向海敏家的3個食用菌大棚里,一朵朵香菇生長在一排排菌棒上,像一把把撐開的小傘,鮮嫩誘人?!?022年,我家栽培菌棒3萬余棒,預計采收香菇6萬余斤,年收入可達10余萬元?!毕蚝C粽f。
梅江村食用菌大棚
據梅江村村委會副主任李又昌介紹,該村2022年發展了72個食用菌大棚,栽培菌棒80余萬棒,年產量達160余萬斤,主要銷往成都、貴陽等地。
河口鎮發展蔬菜產業的實踐是道真自治縣壯大特色產業的縮影。近年來,該縣堅持“菜縣菇鄉”發展定位,依托區位優勢和氣候條件,大力實施“菜籃子”工程,通過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優化服務強化保障等方式,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為村民拓寬增收路子。
數據顯示,2022年,該縣蔬菜種植面積達28萬余畝,辣椒種植面積達12。2萬畝;發展食用菌大棚2667個,栽培菌棒1。7億棒,預計實現產值9億元。
道真自治縣農業農村局果蔬產業服務站高級農藝師李乾碧告訴記者,該縣在發展蔬菜產業過程中,注重優化區域布局,結合各鎮(鄉、街道)基礎條件,重點發展高山蔬菜、山區特色蔬菜和城郊時鮮蔬菜,形成了蔬菜種植“一鄉一品”“一村一特”的發展格局。
道真自治縣河口鎮幸民村蔬菜種植基地
產業布局的優化,大大調動了村民種植的積極性,目前該縣已培育以蔬菜生產為主的家庭農場200多家,擁有職業蔬農303人、職業椒農1019人。
此外,該縣以發展訂單蔬菜為載體,以農業龍頭企業牽頭,采用“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組織方式,推行基地統一規劃、統一技術規程、統一配套管理、統一標準質量、統一收購的“五統一”技術管理模式,切實把產業發展與群眾利益聯結得更加緊密,實現從“單打獨斗”向“抱團發展”轉變。
梅江村食用菌大棚
在蔬菜品質建設方面,該縣在實現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普及率達100%的基礎上,全面推廣綠色蔬菜、生態化栽培生產技術,外銷蔬菜產品統一包裝、統一標識、統一標牌,并通過“農業云”智能平臺實現質量可追溯,確保消費者吃得放心、舒心。
據了解,道真自治縣將整合優勢資源,著力完善蔬菜種植技術服務體系,強化蔬菜種植大戶的示范帶動效應,推動蔬菜產業規?;l展,真正讓“菜籃子”鼓足群眾“錢袋子”。